西門町
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
!!西門町!!
首先我們要先去的地方是西門紅樓
它在1908年興建完成,至今已屆百週年,
是台灣第一座官方興建的公營市場,
而且是今天全台灣所保存最古老完整的三級古蹟市場建築物。
由當時任職台灣總督府營繕課,擅長西洋建築風格的日籍建築師近藤十郎設計。
年輕大膽的創意以「八卦造型」作為市場入口、
「十字架造型」作為市場主體的特色。
目前眾人所稱的八角樓和十字樓,
另加上緊鄰兩旁的南北廣場統稱為「西門紅樓」。
(資料來源: https://www.redhouse.taipei/Content/PublicContent.aspx?id=4242&subid=4269 )
在西門紅樓裡第一個看見的東西就是許多亂中有序的布條
這些布條上寫著西門紅樓由古至今的不同稱呼
接著,
我們來到了西門紅樓的二樓
西門紅樓也曾是一座戲院
但因西門町大型的電影院數量急遽增多,
空間座位與聲光設備無法與新電影院相比的紅樓戲院日漸沒落。
1970年代中期至1997年正式歇業為止,
紅樓成為二輪電影院
後來又轉化為各類劇場的表演舞台
像是今天
表演台上就有一齣定目劇的舞台布置,所以我們不能拍到舞台。
西門紅樓的屋頂是全以木頭建材製作的
修復時以16片L形角鋼構成放射形狀的支撐桁架
且有古蹟特有的紅磚牆
在西門紅樓有許多建築的特色
其中有...
老虎窗
老虎窗有利於屋頂的房間通風,
使木結構房屋維持一定濕度與溫度,
避免白蟻的滋生。
盲窗
由於以前建築講究對稱,
牆壁空空的不好看,
裝了玻璃又感覺不太適合!
所以就做成這樣了!
扶壁
建築師將其修建在主牆和外部牆壁之間以減輕主牆所承受的壓力,
因此增加了這些建築的安全性。
像這樣~
(圖片來源:花花)
在八卦樓後的十字樓
是16工房
西門紅樓十字樓的16工房在臺北市文化局與臺北市文化基金會合力打造下,
105年1月6日定調「生活文創百貨」,
透過嶄新的面貌,
重新聚集台灣文創品牌豐富的創作能量,
打造出精緻的資源共享空間,
在這新舊融合的獨特空間中以更多元的方式創意呈現。
期許帶動台灣的的文創產業有更多元化與國際化的合作交流,
除了持續在百年古蹟注入新活力,
更要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,
以豐沛的文創能量見證西門紅樓古今文化與美好。
(資料來源: https://www.redhouse.taipei/Content/PublicContent.aspx?id=4242&subid=6173 )
接著
是大家最期待的...
!!美食!!
第一站
"賽門甜不辣"
在吃完好吃的甜不辣後
還可以喝到好喝的湯
真是滿足!
第二站
"楊記玉米冰"


第三站
"老天祿滷味"
嚴選的新鮮食材,
再經過徹底的去毛、
切割和洗淨之後,
以師傅多年的滷製功夫,
美味好吃的滷味吹涼後便可上架熱賣,
精緻美食風華再現。
這三家店都是有口碑的在地老店!!
吃完美食後
那麼我們下次再見
bye!bye!